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如何提升业务培训实效?
0
发布时间:2024-11-29 浏览数:376 新闻来源:

年末岁尾,不少地方的生态环境部门积极开展业务培训,以提升工作人员综合业务素质,为下一年工作筑牢根基。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多样化、复杂化,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专业的知识、先进的技术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只有通过持续且有效的培训,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提升业务能力,才能在面对棘手问题时游刃有余,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让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扎实落地。

但当前个别地方在开展培训的过程中,存在“走过场”的现象。有些培训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没有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实际短板,导致培训后依然无法将所学运用到具体工作中;有些培训机构力量薄弱,邀请的授课人员缺乏一线实践经验,难以解答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疑问。

笔者认为,要让培训真正发挥实效,首先要精准定位培训需求。不同地方、岗位的工作人员承担的任务不同,对应需要提升的技能也不同。比如基层一线执法人员需要掌握现场执法检查的技巧、环境违法案件证据收集的方法等实操性内容;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的人员,则侧重于新监测技术的学习、数据分析能力的提升等。这就要求在培训前,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座谈会等方式,深入了解大家的工作难点和能力短板,从而量体裁衣,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培训方案,让每一次培训都能直击痛点,真正满足工作人员的成长需求。

其次,优化师资队伍很关键。优秀的授课教师能让培训效果事半功倍。一方面,可以邀请生态环境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他们站在行业前沿,能够带来最新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拓宽工作人员的视野;另一方面,要选拔一批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骨干,他们在长期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案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的分享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双管齐下,构建起一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师资队伍,为高质量的培训提供坚实保障。

最后,完善考核与反馈机制必不可少。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检验学习成果,比如通过理论考试、案例分析、实操演练等方式,全面评估工作人员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时,建立畅通的反馈渠道,鼓励工作人员对培训内容、授课教师、培训组织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根据反馈及时调整优化后续的培训工作,形成培训工作的良性循环。


©版权所有: 北京宏远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c) ccenb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8691号-3
建议使用IE8及以上浏览器,1280×1024分辩率,16位以上颜色
微信公众号
手机移动端
证书查询